close

!記得我已經三個月沒有更新部落格了,沉寂了三個月,我又回來了!這次連部落格也整個大搬家了~  由於無名那邊傳出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即將收攤,而且我也需要龐大的空間來讓我存放照片,所以即日起,無名部落格那邊就不再更新囉!不過,為了方便先前的網誌相互連結,所以無名那邊的資料/照片目前都不會遺失(但102.10月以後就不曉得了~ 因為那邊付費使用到10月而已)。回歸主題,在上上星期6/8-6/9去了一趟花蓮,長期關注的朋友都知道,花蓮是我每年夏天既定的旅行地,今年邁入第7年了。而今回的太魯閣錐麓古道之旅,早在3-4月時就已經在籌劃了。你可能很難想像,我有多麼期待這趟旅程,因為連續七年來花蓮,一直無緣造訪錐麓古道,每回經過燕子口,總是心心念念何時才能踏上吊橋的另一端。 太魯閣裡有許多步(古)道可以走,每回來太魯閣,若你只是和一般的遊客一樣,只是來探訪幾個知名景點,那真的挺可惜的!太魯閣裡有很多讓你驚嘆連連,意外收獲不斷的步(古)道,探訪過後是絕對比那些知名景點更讓你刻骨銘心、回味再三的哦!

1020608-1    

 

#1

錐麓古道全長10.3公里,我們造訪時僅開放3.1公里而已(全程10.3公里已於6/12開放)。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殘存的遺跡,也是太魯閣境內唯一的史蹟保存區。合歡越嶺古道,原始路徑以花蓮這邊的起點是從「太魯閣峽口的山月大吊橋橫跨立霧溪,連接布洛灣-巴達岡-錐麓大斷崖-錐麓駐在所-天祥-白楊步道-大禹嶺-合歡山-奧萬大-清境-霧社」,全長共145.3公里,不過這一大段其中數段幾乎已經年久失修。而合歡越嶺古道,以其中的10.3公里(錐麓古道)最富人文歷史特色,其中500公尺的大斷崖段也是最鬼斧神工,驚心動魄的一段。

 

(以下資料引用於林務局)合歡越嶺古道在日據時期,日人為收服太魯閣族人,在1914年興建了西起霧社,沿著濁水溪上游越過合歡山,由大禹嶺沿立霧溪而下,最後抵達花蓮新城的道路,稱為「太魯閣道路」,這條路也就是合歡越嶺古道的全程。如今這條承載著無數先人血淚的古道,已斷斷續續的與中橫融合在一起了。步道上現存的人文遺址包括有錐麓段的布洛灣部落遺址、巴達崗日警駐在所、斷崖警官駐在所、錐麓日警駐在所等。 錐麓古道位於慈母橋至燕子口上方的巴達崗即陡峭的錐麓大斷崖上,古道全長約16公里,是一條人文史蹟及生態風景兼具的步道。沿線特殊地形景觀有大理石構造的錐麓大斷崖,因其質地堅硬的特質,至今路況尚稱良好。斷崖長達1,200公尺,距立霧溪有600公尺的落差,於步道上俯瞰立霧溪壯偉的幽谷,有如站在170樓層高的摩天大樓屋頂邊緣一般,如此壯闊的峽谷景觀與雄奇的崖頂古道,確是人類的血汗結晶。 合歡越嶺古道海拔由400至2,190公尺,沿線植物分布有台灣赤楊、太魯閣櫟群落(台灣特有種)等﹔而動物資源則有台灣獼猴、山羌、台灣野豬及台灣山鷓鴣等。

DSC02528

 

#2

錐麓古道3.1k的入口是從燕子口進,燕子口出。(若是10.3k即慈母橋進,燕子口出)來過燕子口的朋友,應該或多或少對於錐麓吊橋另一端,極富神秘色彩的山林,感到十分好奇吧!

DSC02537

 

#3

錐麓古道因為有承載量管制,必須透過入園申請的方式入山,而且古道在橫越錐麓大斷崖的路段路面狹窄,又與立霧溪溪谷垂直落差約5-600公尺(步道至高點,海拔750公尺),所以體力較差,或有心血管疾病、懼高症、孕婦、孩童等都不宜進入。由於我們是第一次探訪錐麓古道,而且我們並不想要走馬看花,畢竟我們是來認識古道,不是來爬山的,所以我們有請一位嚮導大哥,帶領我們好好認識錐麓古道的人文歷史及生態。

 

 錐麓古道簡介: 

 

1914年,日人因太魯閣戰役闢建了由太魯閣到霧社的軍用道路,是合歡越嶺古道的濫觴。戰役後,日人為加強治理太魯閣族,逐整修為理番道路。1933年,為發展觀光將部份道路修築為「合歡聯絡道路」,1935年改名為「合歡越」,全長約145.3km,步行至少約需4天,是當時台灣熱門的登山健行步道。


錐麓古道」位於三角錐山的山腹間,是合歡古道主線保留最完整的路段,於1915年完工,「錐麓」意即三角錐山山麓之意,斷崖路段路寬約90公分,地處海拔750公尺,昔日行經該路段「人人均捫壁蟹行,自始至約不敢交談」驚險之情,由此可知。


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之後,有鑒於錐麓古道深具歷史意義,因此劃設為史蹟保存區以保護。為讓中外人士可以領略錐麓古道獨特的自然、人文之美,經多年竹規劃及整修,現以承載量方式管理,對外開放申請進入,從燕子口至慈母橋全程約10.3km,步行單程約需7小時。

DSC02539

 

#4

今回走的是3.1K段的錐麓古道,前1K是錐麓古道的入門票,故名思義就是這1K有點硬就是了!嚮導說很多人來錐麓古道,都在這短短的1K就打退堂鼓了...

DSC02543

 

#5

前面的1K有點硬不是沒有原因的,除了有一段是這樣的路程外,其餘大多都是一路爬升,而且又是階梯。走古道或爬山,最討厭遇到楷梯了,不論是爬升或陡降,都挺耗費體力的。

DSC02544

 

#6

錐麓古道3.1K段,前面1K是屬於清朝古道。台灣的古道在不同時期,有不同的需求。清朝古道日式古道最大的差別,就在於清朝古道在當時為了節省時間,取最短的路程到達,大多都是以直線的方式直上直下,往山頂開闢。而日式古道大多都是沿著地形的等高線向上開闢,最主要的需求是運輸武器及物資,所以古道大多是平坦、舒適好走。像下圖這樣的古道,就屬於清朝古道。(階梯是後來太管處加設的)

DSC02547

 

#7

在古道上有很多意外的驚喜,如下面這張手上的這些碎片,其中一塊是瓷碗的碎片,另外兩塊是酒瓶的碎片。在日治時期,合歡越嶺古道4公里就設有一個警察駐在所,以前日本警察會叫原住民從山下揹酒上來,警察喝一喝就把空瓶隨手亂丟,所以在古道兩旁,只要仔細找尋,就會發現這些碎片的蹤跡。

 

不過這裡可能有人會問,怎麼知道這些碎片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?因為瓶身上印有「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釀造/DANIPPON」(在下篇網誌會有照片證明)。

DSC02548

 

#8

過了前面有點硬的1K後,終於踏上了日式古道。日式古道還有一個特色,就是古道的堆砌工法「駁坎」,仔細看照片中間用石塊堆砌起來的橫切面,利用石塊與石塊堆砌,石塊間的空隙完全不灌入任何東西,水從山上下來時,可以順利通過駁坎,不會造成古道崩坍。以這樣簡單的堆砌方式,兼顧生態工法,日本的工程師當時真的很有智慧!

DSC02551

 

#9

1K第四平台。由於這裡地形及視野很不錯,戰略地位相當重要。

DSC02770  

 

#10

日式古道特有的駁坎(古道兩旁用石塊堆砌而成)。

DSC02554

 

#11

巴達岡駐在所(海拔450公尺)。巴達岡,太魯閣語的意思是「麻竹」,另有突擊戰地之意。

DSC02557

v.s 對照一下日治時期的駐在所的照片。曾經的繁榮光景,早已不復在,唯一還留存的是斑駁地斷垣殘壁。

掃描0001  

 

#12

感謝老天賜與我們大晴天,讓我們在走古道時,可以欣賞到如此美麗的山巒景色。

DSC02565

 

#13

巴達岡駐在所,腹地相當廣大,曾經是個大部落,在日治時期有設置招待所、俱樂部,供作玻士岸(今富世)與塔比多(今天祥)間的休憩處。當年與外界交換食物、彈藥武器之地。當年這裡除了設置招待所、俱樂部外,還有設置蕃童教育所、住家、警察駐在所、警察宿舍等等。早年這裡的小旅館可以容納30人左右,是太魯閣峽口到天祥之間合歡越嶺古道的中繼站。

DSC02567  

 

#14

日治時期的巴達岡,與對岸的布洛灣。

 

#15

日治時期駐在所相關設施的遺址(1)。

DSC02566

 

#16

日治時期駐在所相關設施的遺址(2)。

DSC02568

 

#17

登上這個階梯,可抵達當年俱樂部的遺址。

DSC02572

 

#18

在階梯上往下看,遺址的脈絡更加清晰可見。

DSC02573

 

#19

日治時期俱樂部的遺址。

DSC02574

 

#20

離開巴達岡駐在所,繼續往上推進。

DSC02575

 

#21

日式古道,大多都是這樣平緩的坡度。

DSC02576

 

#22

不一會兒,來到了1.2k處的巴達岡二號橋。咦?!那一號橋勒?!下篇網誌會介紹。

DSC02577

 

#23

DSC02578

 

#24

DSC02579

 

#25

巴達岡二號吊橋,這裡海拔高度和台北101相當。

DSC02580 

 

#26

吊橋上左右兩側的風景非常的壯麗。

DSC02581

 

#27

從吊橋上眺望隱身在溪谷的小瀑布。

DSC02582

 

#28

過了巴達岡二號吊橋後,緊接著就是百餘公尺的爬坡,錐麓古道上著名的,日本人稱之為離緣坡。意思是指在日治時期,在駐在所日警,帶著妻子要一起上達駐在所,但受不了這裡連續的爬坡,不忍丈夫如此辛苦,而決定下山後離婚。

DSC02584  

 

#29

在古道上沿途幾乎都可以看到這樣附著在石壁上的白色菌種(學名我忘了,嚮導有說@@"),有它在地方,代表著這裡的空氣非常的清新乾淨、無污染。

DSC02586

 

#30

DSC02587

 

#31

來到了一號隧道。

DSC02589

 

#32

人工開鑿的洞穴痕跡。

DSC02590

 

#33

DSC02591

 

#34

小鐵橋。

DSC02593

 

#35

DSC02594

 

#36

DSC02601

 

#37

錐麓古道3.1K段的前2K都是一路爬升,坡度相差600公尺,通過前面2K的挑戰,我們終於即將抵達2.5k處的錐麓大斷崖

DSC02602

 

#38

有沒有看到照片中間山壁有一條橫切。

DSC02608

 

#39

近拍錐麓大斷崖。這樣看或許還不覺得驚心動魄,沒關係!繼續往下看!

DSC02609

 

#40

來到了2.5k處的錐麓大斷崖,全長500公尺,大斷崖最高的地方,海拔高度約750公尺。

DSC02611

 

#41

稍作休息片刻,我們最期待,風景最美的大斷崖段,出發!

DSC02614

 

#42

500公尺的錐麓大斷崖段,沿途均可以眺望太魯閣大峽谷的絕美景致,無不令人驚嘆!

DSC02617

 

#43

DSC02618

 

#44

以往我們都是在中橫公路上欣賞太魯閣峽谷的美。如今,我們終於攀上了天空步道,由上往下欣賞壯闊的太魯閣峽谷,剎那間,實在是太令人感動了!

DSC02620

 

#45

大斷崖段的步道,一邊峭壁,一邊斷崖峽谷,步道寬度約120cm左右,2個人錯身是沒問題的,而且太管處已經將古道修復的非常安全。

DSC02621

 

#46

沿途都有繩索可以拉,有一定的安全性地。

DSC02622

 

#47

DSC02623

 

#48

錐麓大斷崖是整個錐麓古道最精華的地段,在日治時期日人是利用懸鈎吊掛的方式,一斧一鑿把古道給闢建出來的。

DSC02624

 

#49

大斷崖段遇到的一個小山洞,洞裡有尊石觀音。(詳情,下篇網誌會介紹)過了這個山洞,最驚險的地段即將來臨~

DSC02625

 

#50

峭壁上有多種蕨類攀附而生。

DSC02628

 

#51

攀上錐麓古道,才能更加親近這些壯闊的山。

DSC02629

 

#52

大斷崖最高、最險峻且最驚心動魄的一段。來這裡一定要在這個小小小平台上拍張照片,而且角度很重要哦!!

DSC02631

 

#53

很驚心動魄的畫面,因為有其危險性,拍照時請注意自身安全哦!

DSC02636

 

#54

DSC02637

 

#55

錐麓大斷崖最狹窄的一段(照片右邊中間),步道寬度約90cm左右,僅能一人通過。

DSC02639

 

#56

DSC02642

 

#57

錐麓大斷崖下方的立霧溪及台8線上的車子,都已經細小如螞蟻了。

DSC02643

 

#58

DSC02646

 

#59

拍完照後繼續往前挺進!

DSC02650

 

#60

DSC02651

 

#61

DSC02652

 

#62

DSC02653

 

#63

斷崖下的立霧溪與台8線,還有著名的老鷹嘴。在山下遊覽的你,是無法看到這樣難能可貴的絕美景色的!

DSC02654

 

#64

DSC02657

 

#65

DSC02659

 

#66

DSC02660

 

#67

DSC02663

 

#68

DSC02666

 

#69

早上8:00準時挺進錐麓古道,抵達3.1K錐麓駐在所時,已經中午12:30了。因為我們是來體驗古道,不是來爬山的,所以沿途嚮導帶我們都是慢慢走,慢慢體驗及欣賞古道之美,認識古道上的生態。抵達錐麓駐在所後,就是我們的午餐時間囉!

DSC02679  

 

 (未完,待續)

 

 

 延伸閱讀:

2013年/

◆旅記◆ 初夏洄瀾│花蓮縣秀林鄉。天空步道‧在太魯閣峽谷雲端漫步──── 錐麓古道3.1K深度之旅(下)

 

2012年/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1)──── 五霸焦糖包心粉圓、炸蛋蔥油餅、四八高地

【旅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2)──── 縣定古蹟。美崙溪畔日式宿舍群、將軍府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3)──── 自強夜市。法式官財板、安記創意香腸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4)──── 馬太鞍溼地。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5)──── 玉里小吃。玉里麵、橋頭臭豆腐、橋頭冰

【旅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6)──── 花蓮縣玉里鎮。2012赤科山金針花季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7)──── 玉里赤科山「加蜜園」金針料理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8)──── 忘憂園金針料理、2012六十石山金針花季(上)

【旅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9)──── 忘憂世外桃源。2012六十石山金針花季(下)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END)──── 遺忘的故鄉「月廬」碳烤梅子桶雞

 

2011年/

【旅記】洄瀾盛夏。花海饗宴──── 花蓮富里。2011六十石山金針花季

 

2010年/

【食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1) ──── 南澳老漁村の傳道冰。建華冰店

【旅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2) ──── 台灣八大奇景之一。清水斷崖

【食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3) ──── 花蓮市區必吃美食。鵝肉先生

【旅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4) ──── 馬太鞍溼地。北回歸線界碑

【食宿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5) ──── 六十石山食宿。益順休閒農莊

【旅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6) ──── 2010富里六十石山。金針花季

【食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7) ──── 林田山下的鳳林小吃。滿妹豬腳

【旅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8) ──── 台9線花東縱谷旅遊中繼站。光復糖廠

【旅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9) ──── 世外桃源。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

【食宿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10) ──── 自強夜市。國王陛下渡假會館

【旅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11) ──── 秘境重現。慕谷慕魚生態廊道

【食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12) ──── 一品香扁食。金城果汁總匯。廟口紅茶

 

2009年/

【旅記】穿越時光廊道.隱身於太魯閣中的美景──── 伊亞峽谷.砂卡礑步道

【旅記】洄瀾夢土.初夏の花蓮──── 《比賽開始》經典景點之旅(7/6補充)

 

2008年/

【旅記】漫遊後山.洄瀾之旅 1st Day.Part I

【旅記】漫遊後山.洄瀾之旅 1st Day.Part II

【旅記】漫遊後山.洄瀾之旅 2nd Day

【旅記】漫遊後山.洄瀾之旅 Last day.Part I

【旅記】漫遊後山.洄瀾之旅 Last day.END

【旅記】洄瀾之旅.清水斷崖.太魯閣國家公園 Day 1

【旅記】洄瀾之旅.玉里赤科山.金針花海 Day 2 [上]

【旅記】洄瀾之旅.汪家古厝.林田山 Day 2 [下] - 【比賽開始】取景地點

【旅記】洄瀾之旅.東華、慶修院、愛の七星潭 Last Day

 

 

  push_mark  

arrow
arrow

    安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