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上篇,我覺得既然都來登古道了,那何不慢慢地走,細細地品味、體驗古道的人文歷史及生態?登古道不是像去爬合歡山主峰那種的登山步道,一直趕路,只為了趕快攻頂。既然來了古道,就該好好認識它的歷史,古道上處處都是驚喜,處處都有生態可以體驗及了解。像這回我們就體驗到了不少平時根本不會做的事,比如直接摘採山蘇來吃、摘採鴨掌秋海棠來吃、認識了許多蕨類、昆蟲、植物......等等,這些奇妙的體驗,是可以深值心中,往後看到照片,還會再三地回味的!但如果你只是像登山團那般,目的只為了爬山攻頂,辛苦地爬得滿身大汗,抵達目的地後吃個東西就趕路下山,那來攀登古道,便著實可惜了! 其實我過去旅行,每到訪一個地方,我的視線從來就不想錯過身邊的一景一物,相機永遠就是掛在胸前,等待著紀錄視野所及有趣的一切。

1020608_2

 

 

#1

1914年太魯閣事件之後,日人因強勢軍力進據太魯閣,為鞏固其統治勢力,在太魯閣地區共設置42處警察駐在所,派了四、五百名警察從事撫育和監督的工作;同時在各駐在所設力「蕃童教育所」,由日警負責教授簡單的日語。

 

斷崖駐在所即為錐麓古道段道路開鑿後於1915年所設,原名為東麓分遣所,1920年改稱斷崖分遣所,1922年正式改稱斷崖駐在所,於1934年廢止。往斷崖駐在所前行約50公尺,有一日本人設立的紀念碑,碑石刻著「故花蓮港廳巡馘首事件」,最初用木柱標示,到了1935年才改為現有的水泥墓碑。

DSC02679  

 

#2

行前嚮導有告知我們,午餐要自備,他可以幫我們揹野外用的簡易小瓦斯爐器材,水和食物的部份我們必須自己揹。抵達錐麓駐在所,嚮導就開始幫大家燒開水,在山上能享用泡麵,無不吸引旁人的目光!而且泡麵裡的山蘇,還是在古道旁現採的哦! 當然,帶上來的食物,吃完的垃圾必須自己帶下山,維護環境的整潔乾淨,是所有登古道的山友/遊客必須共同維持的哦!(照片引用友人 徐董拍攝。)

DSC04242  

 

#3

享用完午餐,稍作休息後繼續往前挺進50公尺,會看到這座墳,上面刻著「故 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之碑」。這個墓碑,根據歷史文獻記載,錐麓古道在1915年由花蓮港廳修建完成。在1916年,某日一位太魯閣族人出草了當年的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。事後為了紀念遇害的巡查班長,便在這裡建立了墓碑。

 

這邊有一個特別要注意的是,日本人的祭拜方式和台灣不同。他們在香案上,只有蠟燭是直立豎著,香則是橫放在香爐裡,和台灣完全不同。

DSC02669

 

#4

DSC02670

 

#5

繼續往下推進,旁邊倒塌的樹木,是去年颱風造成的。

DSC02671  

 

#6

仔細看古道旁邊,有很明顯的駁坎痕跡。日式古道除了平緩及駁坎外,還有一個就是日式古道多是之字型的。(如下圖)

DSC02672

 

#7

嚮導告訴我們,在野外遇難求生時,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找水源。但找水源並不是叫你往溪谷走(大忌),台灣因為地形落差變異大,在山上遇難時,千萬別往溪谷找水源,下切溪谷必死無疑!雖然溪谷有水源,而且水源應是流向大海;但是下切溪谷,多半會遇到深潭、瀑布、崩壁及斷崖,山形變化無法預知。而且萬一遇到溪水暴漲,無處可躲;再者入夜後,山區氣溫驟降,溪谷無任何遮蔽物,很可能會因為失溫而凍死。仔細回想,台灣過去多數的山難,真的多數都是死在溪谷邊!(大驚)

 

所以,在山上迷失了路徑,要先懂得自我求生,水源並非溪谷才有,像照片中的鴉掌秋海棠,它的莖部富含水份,可以吃哦!(因其葉子形容似鴉掌而得名)

 DSC02675

 

#8

嚮導要我把鴉掌秋海棠的莖部拔下,各摘一節給我們吃,口感酸酸的,嚮導說吃十根就可以解渴哦!(話說,真的還蠻好吃的!!

 DSC02674

 

#9

原始森林,保存了多樣化的生物種,在古道上隨時隨地,處處都有小驚喜!

DSC02676

 

#10

有無發現,日式古道特有的駁坎又出現了!

DSC02677

 

#11

在上一篇網誌有提到碎酒瓶塊,嚮導找了一個較完整的,上面確實是印有英文字「DANIPPON」,它除了瓶身有印英文字,也有印中文字「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」的酒瓶,瓶底還有刻印一個星形的標記。日式古道,除了駁坎和駐在所遺跡外,酒瓶也是日式古道最好的證明!

DSC02678

 

#12

拍完合照,準備回程漫步下山囉~!

DSC02682

 

#13

峭壁上有一道凹陷的痕跡,那即是舊有的合歡越嶺古道開鑿的殘跡。

DSC02684

 

#14

太魯閣,立霧溪峽谷。

DSC02685

 

#15

DSC02686

 

#16

DSC02689

 

#17

DSC02690

 

#18

DSC02694

 

#19

DSC02699

 

#20

DSC02700

 

#21

這邊原先是用木棧道搭建的,後來改成這座小鐵橋。站在上面俯瞰峽谷,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腿軟感~

DSC02704

 

#22

DSC02706

 

#23

DSC02711   

 

#24

回首走過的羊腸小徑,太魯閣的天空步道。

DSC02714

 

#25

DSC02715

 

#26

DSC02716

 

#27

DSC02720

 

#28

DSC02724

 

#29

DSC02725

 

#30

錐麓大斷崖段,步道最窄的地段(僅90cm寬)取景拍攝,真的是步步驚心!

DSC02727

 

#31

DSC02728

 

#32

峽谷險峻的美,在這裡一覽無遺。

DSC02729

 

#33

DSC02737

 

#34

還記得前一篇網誌有提到二號隧道裡,有座觀音石像吧!?

DSC02738

 

#35

當年開鑿古道時,失去了許多的生命,為此刻上觀音石像,具有安撫人心的作用。

DSC02740

 

#36

回程時,嚮導特別介紹此山洞外的石壁上,刻有開鑿古道的紀念文。如果是一般的登山客,根本不會發現洞穴外的石壁刻有此文字。慶幸我們有請嚮導帶隊,才能看到這歷史性的紀念刻文。仔細看,石壁上是刻著「大正三年 楊澤柾 開鑿紀念」(由右至左)

DSC02742

 

#37

有機會來探訪錐麓古道,記得停下腳步,仔細觀察洞穴外的石頭,上面就刻著開鑿紀念文哦!

DSC02744  

 

#38

DSC02746

 

#39

一路上我們都有陸續發現山羌的大便。古道上生態非常豐富,除了所見的昆蟲及植物外,其實還有台灣獼猴、台灣野豬(台灣特有亞種)、山羌。不過動物的部份我們都沒看到,畢竟除了台灣獼猴外,其它都是夜行性動物,而且白天因為古道上有人煙,也不會出現滴!

DSC02747

 

#40

在大斷崖段的石壁上,發現超多的這種蕨類,名為「卷蕨」。(這是沒有水份的狀態下,卷成一球。)

DSC02748

 

#41

有水份的時候,卷蕨是一整個散開來的。

DSC02749

 

#42

還記得我們來時,曾在遠方的山壁上看到一個類似NIKE的勾勾,勾勾的下方就是古道的路徑。

DSC02601  

 

#43

DSC02752

 

#44

回程下山時,嚮導突然拿起了一根骨頭(大驚!!)這是山羌的骨頭,有這東西的出現,表示原住民朋友曾經在這裡野餐啦!

DSC02757

 

#45

還記得賽德克巴萊電影中,莫那魯道用菸管抽菸的畫面嗎?莫那魯道當時抽的菸葉,就是這個天然菸葉。(下圖)

DSC02760

 

#46

在古道上發現了這個壺穴的遺跡,再次證明台灣在幾千萬年前真的是在海底滴!!

DSC02761

 

#47

回到了巴達岡二號橋,其它友人我是不曉得,但我已經累到雙腿發軟,快要沒力了! 嚮導帶我們來這裡,要我們脫掉鞋子,橫躺在吊橋上,好好地休息一下!

DSC02762

 

#48

第一次躺在海拔高度與台北101高度(509公尺)相當的吊橋上,靜靜地聆聽大自然的聲音,風聲、溪流聲、蟲鳴鳥叫聲,好愜意好舒暢!微風徐徐吹拂,從吊橋木棧的縫中吹來,這種特別的體驗,相信是絕大多數人沒有過的!

 

別人是躺在台東關山自行車道上,我們是躺在錐麓古道的巴達岡二號吊橋上!

DSC02763

 

#49

回程時,在巴達岡駐在所,我們發現的「台灣角金龜」,台灣特有種。(詳細介紹:台灣環境資訊中心

DSC02769 

 

#50

還記得前篇網誌有提到巴達岡一號橋嗎?如照片所示,它已經殘破不堪了。就在巴達岡二號橋下來後約1-200公尺,往上看就可以看到它了。原先的古道是必須經過一號橋>二號橋>巴達岡駐在所,早年居住在布洛灣的太魯閣族小朋友,都必須走過這一號橋,經二號橋,到巴達岡蕃童教育所去上課。

DSC02772

 

#51

DSC02773

 

#52

就在這漫長古道旅程時光中,我們抵達了錐麓吊橋,完成了我們今回的錐麓古道探訪之旅。從早上8點進入,到下午5點半左右出來。

DSC02775

 

#53

最後,謝謝雪巴嚮導,帶我們探訪這宛若仙境般的錐麓古道,也謝謝我的朋友們,讓我圓了一個許久無法完成的夢! 當然,下回我們一起挑戰10.3K吧!!

DSC02776  

 

 

 延伸閱讀:

2013年/

◆旅記◆ 初夏洄瀾│花蓮縣秀林鄉。天空步道‧在太魯閣峽谷雲端漫步──── 錐麓古道3.1K深度之旅(上)

 

2012年/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1)──── 五霸焦糖包心粉圓、炸蛋蔥油餅、四八高地

【旅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2)──── 縣定古蹟。美崙溪畔日式宿舍群、將軍府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3)──── 自強夜市。法式官財板、安記創意香腸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4)──── 馬太鞍溼地。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5)──── 玉里小吃。玉里麵、橋頭臭豆腐、橋頭冰

【旅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6)──── 花蓮縣玉里鎮。2012赤科山金針花季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7)──── 玉里赤科山「加蜜園」金針料理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8)──── 忘憂園金針料理、2012六十石山金針花季(上)

【旅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9)──── 忘憂世外桃源。2012六十石山金針花季(下)

【食記】夏灩洄瀾。金針花季之旅(END)──── 遺忘的故鄉「月廬」碳烤梅子桶雞

 

2011年/

【旅記】洄瀾盛夏。花海饗宴──── 花蓮富里。2011六十石山金針花季

 

2010年/

【食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1) ──── 南澳老漁村の傳道冰。建華冰店

【旅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2) ──── 台灣八大奇景之一。清水斷崖

【食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3) ──── 花蓮市區必吃美食。鵝肉先生

【旅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4) ──── 馬太鞍溼地。北回歸線界碑

【食宿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5) ──── 六十石山食宿。益順休閒農莊

【旅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6) ──── 2010富里六十石山。金針花季

【食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7) ──── 林田山下的鳳林小吃。滿妹豬腳

【旅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8) ──── 台9線花東縱谷旅遊中繼站。光復糖廠

【旅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9) ──── 世外桃源。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

【食宿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10) ──── 自強夜市。國王陛下渡假會館

【旅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11) ──── 秘境重現。慕谷慕魚生態廊道

【食記】盛夏洄瀾。後山忘憂之旅(12) ──── 一品香扁食。金城果汁總匯。廟口紅茶

 

2009年/

【旅記】穿越時光廊道.隱身於太魯閣中的美景──── 伊亞峽谷.砂卡礑步道

【旅記】洄瀾夢土.初夏の花蓮──── 《比賽開始》經典景點之旅(7/6補充)

 

2008年/

【旅記】漫遊後山.洄瀾之旅 1st Day.Part I

【旅記】漫遊後山.洄瀾之旅 1st Day.Part II

【旅記】漫遊後山.洄瀾之旅 2nd Day

【旅記】漫遊後山.洄瀾之旅 Last day.Part I

【旅記】漫遊後山.洄瀾之旅 Last day.END

【旅記】洄瀾之旅.清水斷崖.太魯閣國家公園 Day 1

【旅記】洄瀾之旅.玉里赤科山.金針花海 Day 2 [上]

【旅記】洄瀾之旅.汪家古厝.林田山 Day 2 [下] - 【比賽開始】取景地點

【旅記】洄瀾之旅.東華、慶修院、愛の七星潭 Last Day

 

 

   push_mark 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安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